傅大士(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七)


善慧大士者。婺州義烏縣人也。齊建武四年丁丑五月八日降于雙林鄉父宣慈家本名翕。

梁天監十一年。年十六納劉氏女名妙光。生普建普成二子。二十四與里人稽亭浦漉魚。
獲已沈籠水中祝曰。去者適止者留。人或謂之愚。會有天竺僧達磨(嵩頭陀)曰。
我與汝毘婆尸佛所發誓。今兜率宮衣缽見在。何日當還。因命臨水觀其影。見大上圓光寶蓋。

大士笑謂之日。鑪之所多鈍鐵。良醫之門足病人。度生為急何思彼樂乎。

嵩指松山頂曰。此可棲矣。大士躬耕而居之。乃說一偈曰

空手把鋤頭  步行騎水牛
人從橋上過  橋流水不流

有人盜菽麥瓜果。大士即與籃籠盛去。日常傭作夜則行道。見釋迦金粟定光三如來放光襲其體。
大士乃曰。我得首楞嚴定。當捨田宅設無遮大會。大通二年唱賣妻子獲錢五萬以營法會。

時有慧集法師聞法悟解。言我師彌勒應身耳。大士恐惑眾遂呵之。

六年正月二十八日遣弟子傅暀致書于梁高祖。書曰。

雙林樹下當來解脫善慧大士。白國主救世菩薩。今欲條上中下善。希能受持。
其上善略以虛懷為本。不著為宗。亡相為因。涅槃為果。其中善略以治身為本。治國為宗。
天上人間果報安樂。其下善略以護養眾生勝殘去殺。普令百姓俱稟六齋。
今聞皇帝祟法欲伸論義。未遂襟懷故。

遣弟子傅暀告曰。暀投太樂令何昌。昌曰。慧約國師猶復置啟。翕是國民又非長老。
殊不謙卑豈敢呈達。暀燒手御路。昌乃馳往同泰寺詢皓法師。皓勸速呈。

二月二十一日進書。帝覽之遽遣詔迎。既至帝問。從來師事誰耶。

曰從無所從來無所來師事亦爾。

昭明問。大士何不論義。

曰菩薩所說非長非短非廣非狹非有邊非無邊如如正理。復有何言。

帝又問。何為真諦。

曰息而不滅。

帝曰。若息而不滅此則有色。有色故鈍若如是者居士不免流俗。

曰臨財無苟得臨難無苟免。

帝曰。居士大識禮。

曰一切諸法不有不無。

帝曰。謹受居士來旨

曰大千世界所有色象莫不歸空。百川叢注不過於海。無量妙法不出真如。
如來何故於三界九十六道中獨超其最。視一切眾生有若赤子有若自身。天下非道不安非理不樂。

帝默然。大士辭退。

異日帝於壽光殿請大士講金剛經。大士登座執拍板唱經成四十九頌。

大同五年奏捨宅於松山下因雙檮樹而創寺。名曰雙林。其樹連理祥煙周繞。有雙鶴棲止。

太清二年大士誓不食。取佛生日焚身供養。至日白黑六十餘人代不食燒身。三百人刺心瀝血和香。請大士住世。大士愍而從之。承聖三年復捨家資為眾生供養三寶。而說偈曰

傾捨為群品  奉供天中天
仰祈甘露雨  流澍普無邊

陳天嘉二年大士於松山頂遶連理樹行道。感七佛相隨。釋迦引前維摩接後。唯釋尊數顧共語。
為我補處也。其山忽起黃雲盤旋若蓋。因號雲黃山。時有慧和法師不疾而終。
嵩頭陀於柯山靈巖寺入滅。

大士懸知曰。嵩公兜率待我。決不可久留也。時四側華木方當秀實欻然枯悴。

太建元年己丑四月二十四日示眾曰。此身甚可厭惡眾苦所集。須慎三業精勤六度。
若墜地獄卒難得脫。常須懺悔。

又曰。吾去已不得移寢床。七日有法猛上人。持像及鍾來鎮于此。

弟子問。滅後形體若為。

曰山頂焚之。

又問。不遂何如。

曰慎勿棺斂。但壘甓作壇移屍於上。屏風周繞絳紗覆之。上建浮圖以彌勒像處其下。

又問。諸佛涅槃時皆說功德。師之發跡可得聞乎。

曰我從第四天來為度汝等。次補釋迦。及傅普敏交殊。慧集觀音。何昌阿難。同來贊助故。
大品經云。有菩薩從兜率來。諸根猛利疾與般若相應。即吾身是也。

言訖趺坐而終。壽七十有三。尋猛師果將到織成彌勒像及九乳鍾留鎮之。須臾不見。
大士道具十餘事見在。晉天福九年甲辰六月十七日錢王遣使發塔。取靈骨一十六片紫金色及道具。乃府城南龍山建華寺之。仍以靈骨塑其像。